掃二維碼看后廚直播

菜是現做的嗎?后廚環境干凈嗎?廚師操作規范嗎?外出“下館子”,這些是不少消費者關心的問題。特別是國慶中秋假期,不僅要玩得舒心,也要吃得放心。
為推動食品安全更直觀可見,成都在部分餐飲街區、景區等客流密集、消費集中的地區,推行“互聯網+明廚亮灶”與“一店一碼”,市民游客只需用手機掃碼,餐飲門店信息和后廚加工制作過程便清晰呈現,讓成都美食不僅巴適安逸,更增添安心與信賴。
“一店一碼”已覆蓋
錦里古街111家餐飲商戶
國慶期間,成都熱門旅游景點錦里游客摩肩接踵,熱鬧非凡。有細心的市民游客發現,不少餐飲門店門口掛著一個可愛的熊貓標識,上面印著二維碼和“在成都,放心吃”食品安全一碼通等內容。
“市民游客掃碼之后就可以看到該餐飲門店的經營主體、風險等級、監管記錄等信息,比如說監管部門什么時候進行了檢查,整改情況如何,相關信息一目了然,讓食品安全更加透明可感。”武侯區市場監管局食品科副科長王翠告訴記者。
節假日期間,旅游景區是客流和餐飲消費高度集聚的地區。據了解,“一店一碼”智慧監管體系目前已覆蓋錦里古街111家餐飲商戶,監管效率提升40%,合規經營率提高50%。節假日期間,消費者遇到糾紛或食安問題掃碼投訴后,執法人員30分鐘內即可到場調解,實現“在景區,放心吃”。
“這是我第一次來成都旅游,印象非常好。”來自哈爾濱的游客董女士告訴記者,“作為游客來說,只知道當地美食叫什么名字,但是它的衛生條件、食品安全怎么樣,我們無從了解。現在有了這個二維碼,能夠看到相關部門的監管,我們能夠吃得更放心。”
同步搭載AI技術
可在線抓拍違規操作
在武侯區一餐飲街區的成都本土連鎖川菜品牌餐飲門店后廚,不同區域分門別類擺放著B1、F2等不同編號的保鮮盒,并張貼著相關說明,提示不同編號的保鮮盒里是哪些原材料,以及負責人信息、原材料購置來源和日期、清潔時間和整理標準等詳細信息。
“比如說A代表涼菜,B代表熱菜。A1里面放的是牛肉,這個保鮮盒就只能出現在涼菜房的冰箱里,也只能存放牛肉這一種原材料,從而盡可能避免食品原材料的交叉污染。”該餐飲門店廚師長謝龍銳告訴記者。
切了生肉生魚的刀會不會馬上又用來切可直接入口的瓜果?入口的西瓜會不會有蒜味?記者注意到,該門店后廚還推行了“色標管理”,比如紅色的刀具和砧板只能用于肉類、藍色用于蔬菜,黃色用于熟食等,在各個環節降低交叉污染風險。
記者看到,該門店也上線了“一店一碼”,市民游客掃碼即可查看商戶證照、人員檔案等信息,同時后廚操作也全程直播。據了解,后廚攝像頭還同步搭載AI技術,可以在線抓拍違規操作。“如果廚師沒有戴口罩帽子、玩手機、吸煙、垃圾桶未加蓋等情況,小程序也會抓拍預警,一方面方便我們內部管理,另一方面也讓消費者更放心。”謝龍銳表示。
當前,該街區36家餐飲商戶已全部實現“一碼可查”,其中10家商戶通過“互聯網+明廚亮灶”公開后廚加工制作過程,其余26家商戶采用透明玻璃墻明檔形式直接向消費者公開加工制作過程。
據了解,今年6月起,成都市市場監管局開展了“在成都,放心吃”食品安全守護專項行動,累計排查治理風險隱患7410個,查處違法案件512件。從景區到餐廳,從學校到商超,成都195個“放心吃”場景正成為節日消費“標桿亮點”,努力讓市民游客“在成都,放心吃”。
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





